南京殡葬一条龙服务费用

南京殡葬一条龙服务的费用因服务内容、服务质量等因素而有所不同。以下是一些相关信息:

殡葬基本服务收费标准

根据南京本地宝的信息,南京殡葬的基本服务收费标准包括以下七个项目:普通殡葬专用车遗体接运费、七层及以下楼层遗体搬运劳务费、三天内普通冷藏柜遗体冷藏费、普通标准遗体化妆费、高档燃油炉遗体火化费、民政部门指定的纪念堂三年骨灰寄存费以及一个价值200元的骨灰盒。对于使用高档车辆接运遗体、高档捡灰炉火化或其他非基本丧葬服务项目的,超出标准的费用由丧户自付,自选骨灰盒可享受200元补贴。城乡困难群众、重点优抚对象除可享受以上七项基本殡葬服务外,另可免费租用小告别厅,以及免费参加集体江葬或在指定墓园享受生态葬。

白事服务费用

江苏幸福彼岸殡葬服务有限公司提供的白事服务费用标准并不明确,但提到白事服务能够节省费用,并提供合理的收费标准和服务方案。通过选择白事服务,家属可以在保证服务质量的同时,节省一定的费用。此外,白事服务还提供多种不同的方案,以满足不同家庭的需求和预算。

殡葬一条龙服务费用

根据南京市殡仪馆六合馆的服务流程,殡葬一条龙服务的费用会根据选择的服务内容而有所不同。例如,遗体接运、冷藏、告别仪式、火化、骨灰盒、安葬等服务项目的费用都会影响总费用。具体的价格方案需要根据实际的要求和预算来确定。

免费对象和项目

南京市各殡仪馆办理遗体处理事宜时,对于具有南京市户籍的城乡居民、父母一方为南京市户籍的婴儿、由南京市社会福利机构抚养的儿童及收养、救助的人员、南京市公安机关经办处理的无名尸等对象,可以享受包括上述基本殡葬服务在内的免费待遇。此外,对于城乡困难群众、重点优抚对象等特殊群体,还提供其他免费或优惠的服务项目。

综上所述,南京殡葬一条龙服务的费用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根据具体的服务内容和丧户的家庭情况来确定。如果您需要更详细的价格方案,建议直接联系当地的殡葬服务提供商或访问相关政府部门的信息平台以获取最准确和最新的信息。

南京殡葬一条龙

南京殡葬一条龙服务是指一系列完整的殡葬服务,包括丧葬用品的采购、遗体处理、灵车车队、告别仪式策划、墓地安排等。这些服务旨在帮助家属在亲人去世后处理复杂的殡葬事宜,提供一站式的服务解决方案。南京殡葬一条龙服务由多个专业的殡葬服务公司提供。

南京殡葬一条龙

服务流程

南京殡葬一条龙服务的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确定死亡:在医院或家中确认逝者的死亡,并开具相应的死亡证明。

2. 联系殡仪服务:通过电话预约殡仪服务,如友爱殡仪的24小时免费服务热线。

3. 遗体接运:殡仪服务人员到达现场后,将遗体接运至殡仪馆进行火化或冷藏保存。

4. 办理火化手续:按照接受的服务项目缴费,并办理相关的火化手续。

5. 遗体告别仪式:在殡仪馆举行遗体告别仪式,接受亲朋好友的吊唁。

6. 遗体火化:遗体告别仪式结束后,进行遗体火化。

7. 领取骨灰:火化完成后,领取逝者的骨灰,并可以选择将其寄存在骨灰堂或者安葬在公墓。

服务内容

南京殡葬一条龙服务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

– 遗体接运和冷藏:将逝者的遗体安全、妥善地接运至殡仪馆,并提供冷藏服务。

– 灵堂布置:为逝者提供专业的灵堂布置服务,包括悼念条幅、死者遗像、供品等。

– 告别仪式策划:策划和组织遗体告别仪式,包括音响、装饰等服务。

– 墓地安排:协助家属选择合适的墓地,并进行墓地安排。

– 丧葬用品销售:提供各种丧葬用品,如花圈、花篮、骨灰盒等。

价格标准

南京殡葬一条龙服务的价格标准是由多个因素决定的,包括但不限于服务项目的不同、墓地的位置和面积等。具体的费用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和殡葬服务商的报价单来确定。一些殡葬服务商如友爱殡仪,提供了透明的价格和服务内容,让家属能够清楚地了解到所需支付的费用。

专业性和信誉

南京的殡葬一条龙服务提供商通常具有专业的团队和丰富的经验。例如,友爱殡仪不仅提供专业化的服务,而且其工作人员受到人品考核,确保服务质量。此外,这些公司还拥有良好的信誉,得到了家属的高度评价。

综上所述,南京殡葬一条龙服务为家属提供了一种便捷、全面的方式来处理亲人的后事,帮助他们度过难关。在选择殡葬服务时,家属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预算,参考不同的服务提供商,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案。

怎样写高寿老人的挽联

上世纪七十年代,我曾问过一个私塾先生,高寿老人的挽联怎么写?他告诉我,高寿老人的挽联就不要去写什么悲哀了,奉承老人的品德高福气好就行了。一个活到八九十岁的老人,后人都三四代了,过世了是寿中正寝,有什么悲哀呢。我觉得他说的有理,写悲哀也是言不由衷,无人认可,还不如不写。

二0一0年春天,我的一个族叔阿婆过世了,享年九十一岁。她老人家哺育了五儿二女,儿女们家家兴旺,个个孝顺老人,在她老人家不能自理的时候,儿女们便轮流伺候,其间吃喝拉散,照应周全,直到老人逝世。

老人逝世后,我试着写过一幅挽联,是用两张大白纸写的,一张写出边,一张写对边。挽联的内容,我是按照私塾先生讲的意思写的,其中没有什么悲哀的意思。具体内容是:

堂同四代,寿逾九旬,举室孝慈人,问暖嘘寒真有福;

德润五行,恩滋二女,满门荣梓里,发家致富总如春。

其中: 逾,即超过;梓里,即乡间。

亲人去世的简短文案

亲人离去,悲伤袭来,没有一点准备,就天人永隔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一些,欢迎大家参阅亲人去世悲痛心情的句子。

1、生老病死,一切都是自然现象;人生自古谁无死,只要常活我心中。

2、你是我的所有,我是如此幸运上帝让你来到我身边。

3、节哀顺变,不要太难过了。照顾好身体。

4、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5、以实际行动来回报老人家,只有好好工作才对得起他的在天之灵。

6、惊悉你家人病故深感悲痛并表示深切的哀悼。敬请您们节哀保重。

7、亲人、朋友、知己之母亦是我的母亲,他们的悲痛等同于我的悲痛!

8、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

9、今天笑着和你分手,但愿不日笑着把你迎接。

10、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离绪千种,期待着一次重逢。

11、可如今,路过你的窗前,我再也看不见那张,微笑着的,安祥的脸。

12、一夜思亲泪,天明又复收。恐伤慈母意,暗向枕边流。

一篇非常朴实感人的悼念老父的祭文

祭文

我慈祥善良的父亲于2019年元月13日因病与世长辞,享年90周岁。老父的逝世,对于儿女,对于亲人,在感情上犹如大树倾倒,回想父亲卧床不起的一百个日日夜夜,看到父亲走后房里空荡荡的情景,特别是逝世前六天,九十寿辰大庆,您还说想过好年才走。想到这一切,儿女们不禁越哭越好哭。

敬爱的父亲,您走了,走得那么安静。您的一生,留给我们是无尽的思念。任何记忆都会因时间的推移而变得模糊,可您的音容笑貌,您的身姿背影,却在我们心中渐渐变得清晰起来。您生前的点点往事,仿佛就在我们的眼前。

父亲出身贫寒,劳碌奔波一生。我爷爷去逝早,父亲十几岁就分担家务,十六岁参加革命工作,足迹踏遍了宿松的山山水水,在百姓心中留下了很好的口碑。我父亲分别在九姑、汇口、陈汉、河塌、碎石、竹墩大桥指挥部、县农业局、乡企局等地工作过,1989年退休。45年工龄,65年党龄,30年休龄(退休30年)的确是经历丰富,一生很不平凡。

贫苦的出身造就了父亲吃苦耐劳、善良耿直、勤奋上进的个性,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遭受多少委屈、经受多少挫折,您都会默默地承受着,从不向困难低头。读了三年私熟后,因为家中贫穷,不得不外出扛包, 解放初年土改,父亲您被国家招去丈量土地,征收粮食,一开始分文没有,只给几斤粮食作为报酬,父亲您一两个红芋,一小瓶咸菜凑合过一天,从无怨言。由于您的表现出色,在和您一起工作的几十位叔叔中,国家只留下了您和另外一位叔叔,从此您走上了国家工作岗位。你一生把革命工作看得很重很重,一心为公,从不贪求小利,虽然有性格,火气大,但您到哪里工作,哪里的老百姓都说“高峰是个好人”。可叹“文革”期间,父亲您受到了严重的诬陷,背了很长时间的黑锅,后来终于真相大白,冤屈被洗去。在这次事件中您受到了深深的伤害,但是您特别坚强,依然一如既往的努力工作着,而且工作越来越出色。不久从农村调到了县城工作。

敬爱的父亲啊,您一辈子耿直正派,性格刚强有点固执,说话直接不拐弯,对许多事看不惯。在我们四个儿女眼里,您是一个严厉的父亲,但您对儿女口恶心善,自己文化程度低,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心情很迫切。我是家中姊妹四个中最小的,父亲您39岁生我,对我这个儿子疼爱有加,但您从不溺爱,从小只要我们做错事,您总是骂骂咧咧,您把对我们的爱埋在心里,从不表达出来。记得我上初中时,到合肥出差的您领着我去玩,那是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旅游,我特别开心;上高中时,从江浙出差回来的您,给我买了两件时髦的衬衫,那是我这辈子穿过的最爽心的衣服;在我晚上看书时,您会时不时叮嘱妈妈炒点板栗递给我吃,那是我吃过的最香最甜的美食,我特别地感恩。可叹我没有争气,没有为您长脸,没有孝顺好您,辜负了你的教诲,我愧对严父的深恩。现在一想起来就心如刀绞,万分悔恨。

父亲您一生心地善良,乐善好施,哪家有困难,能帮助的尽力而为。一生与老百姓关系很好,至今碎石岭、河塌坂、梅墩坂等不少老实巴交的人还来看望您,就在去世前半个月,汇口一位50多年前受过我父亲接济的桂佰,还特意来看望。

父亲您一生俭朴,不图奢华,白手起家,从无到有,一步一个脚印走完一生,几十年生活的不富裕,使您养成了节俭的习惯,一根铁钉、一段铁丝在您的眼里都是宝贝。您崇尚人贵德,孝为先,您没念过书,或许是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从口中讲出的很多道理明显超出您的文化水平。是您后天努力学习奋斗的结晶。父亲啊!您的一生的的确确是艰辛的一生,清白的一生,奋斗不息的一生。

退休后,父亲您生活很有规律,任何不良习惯都没有,烟不抽了,酒少喝了,脾气也很少发了。平生特别干净入贴,即使是在不能发音的弥留之际的前一天,您仍然把自己的衣被叠得整整齐齐,弄得干干净净。这一切都给儿女留下了很多珍贵的念想。

父亲一生高风亮节,总是为别人着想,能不麻烦别人的事总是自己做,就连去世也充分考虑儿女和亲戚六圈的难住。您遗嘱我们,去世后不能铺张浪费,不做斋做七,不穿孝服,不放鞭炮,不惊挠左邻右舍。那么体贴儿女的父亲,走得那么安祥,那么让儿女、让他人感动不己。

父亲您就是这样,一生没什么辉煌的功名和事业,没有高官厚禄,没有厚实的物质财富,但您留下了厚重的精神财富。您有一身硬骨,您有一颗善心,平民百姓念叨您就足够了。儿女们觉得您一生无愧,您在儿女心目中的形象是高大的,您的高大蕴涵在平常琐事的点点滴滴中。

父亲 您走了 ,曾经温暖的院落,再也没有您的身影,往后长长的岁月,再也听不到你的笑声。踏进家门的时日,再也没有爹爹可喊,生我养我教我的父亲啊,您是我们姊妹四个在这个世界上唯一喊个千万遍“爸爸”,而且百喊不厌的人,曾经因为你的厚爱与包容,让我们经常不知天高地厚,但如今我不会辜负您的期望,我们儿女是您生命的延续,将永远铭记您对我们的养育之恩,当下最最重要的事是,我们一定把您放心不下的妈妈呵护好。爹爹呀!您是我们的好父亲!来世,我们还做您的儿女! 爹爹,我把这篇祭文献给您,您在天之灵一定能听到儿女的心声,儿女祝您一路走好,含笑九泉!

不孝儿女:

船棺葬为何在古代巴蜀时期如此盛行?

在古人的观念里,很避讳“死”的话题。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新思想的迸发,不少人开始转变这个观念。丧葬方式也有了改变,不再只有土葬,还有火葬、树葬、水葬等等。

还出现了一种奇特的丧葬习俗,这种习俗在古代南方盛行,叫做船棺葬。

船棺是一种葬具,将整木掏空凿成船形,人葬在里面。安放船棺的方式有悬挂岩洞、架在树上和埋在土中。

古代南方水运发达,有“北人骑马,南人乘船”之说,以船棺为葬,意喻乘一叶小船到达彼岸。这是古代巴蜀人盛行的一种丧葬习俗,同时,也是我国一些傍水而居、长于舟楫的民族特有的葬俗。

为什么这一习俗只在巴蜀地区盛行?

因为巴蜀先民傍水而居,舟船是他们生产与生活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东西,并且他们有着“以船为家”的信念,因而死后用船棺作为葬具是很自然的事情。现今发现的船棺,其形状大小多与现在江河中使用的小舟船相同,因此,可以确定这种丧葬习俗应该是古代巴蜀地区近水民族生态环境和水上经济生活的投射。

据历史文献记载,自古以来,我国南方许多民族也都有以船为棺的习俗。大量的考古成果不仅印证了文献记录,而且为研究这种葬具和葬俗都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我省统一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丧葬补助

从省人社厅获悉,为加快完善覆盖全民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近日,我省出台全省统一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丧葬补助办法,明确为符合条件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对象一次性发放丧葬补助金,全省最低发放标准为1000元。

近日,省人社厅会同省财政厅下发《关于印发<江西省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丧葬补助办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从2022年7月1日起,对符合条件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对象一次性发放不低于1000元的丧葬补助金,已建立丧葬补助金制度的县(市、区),补助标准高于本标准的,仍按原标准执行。有条件的县(市、区)可结合财力情况提高本地标准。

《通知》明确补助对象范围有两类,分别是符合待遇领取条件并在领取养老金期间死亡的和按规定已连续缴费5年及以上并在缴费期间死亡的参保人员。按规定享受政府代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困难群体,政府代缴年限与自行缴费年限合并计算;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转入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年限合并计算。

《通知》强调,对同时符合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丧葬补助条件的,明确由其遗属选择其中一种领取,不得重复领取。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地未自主建立丧葬补助金制度的参保人员,在本办法实施前已死亡的,不享受补助。同时对于申领条件,明确遗属应在补助对象死亡后及时向参保人员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地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领丧葬补助金。

据了解,此次全省统一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丧葬补助,特别是在全国率先探索将在缴费期间死亡的参保人员纳入补助对象范围,将有利于进一步引导扩大政策惠及面,增强缴费意识、个人养老保险责任意识,让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该项政策将惠及全省2000多万参保城乡居民。

殡葬服务一条龙有哪些项目?

人生有八苦,其中人的死是最痛苦的,也是最无奈最无法挽回的伤痛,但也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所以在生活中经常会有白事的发生,那么当普通百姓遇到这种事时,办理丧事比较繁琐,一般都会选择殡葬一条龙的服务。

因为遇到这种事,每个家属都沉浸在无尽的痛苦中,而无心理会逝者身后事,这时,殡葬服务就变得极为重要了,那么殡葬一条龙具体都包括什么呢?

殡葬一条龙主要包括几个步骤

第一,在葬礼举行前需要进行充足的前期准备,例如帮助逝者洁身换衣、预订殡仪馆灵车,布置灵堂等,让逝者安详地完成人生的最后阶段。

第二,布置告别厅,告别厅的布置也需要很多准备工作,比如,先预订使用告别厅的时间和房间的号码,除了告别厅,还需要准备家属休息室,让家属更安心的度过人生艰难的旅程。

第三,火化和安置骨灰的地方,在结束告别之后,殡葬服务将会进行火化进炉的仪式,火化后骨灰安葬等,也让家属能够更加坦然地接受不可改变的事实。

第四,还有一些事项就是看家属的需求了,除了必要的流程外,家属可以团队商议其他服务事项。

以上就是殡葬服务一条龙主要包括的项目,非常周到的可以帮客户解决丧事,让客户省心省力。

南京:倡导农村喜事缓办、丧事简办、宴会不办

【#南京倡导农村喜事缓办丧事简办宴会不办# 】8月4日,#南京市第15场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南京市农业农村局党委委员、执法总队总队长李明:提醒农民落实个人防护措施,勤洗手、讲卫生、规范佩戴口罩,室内常通风,保持1米以上社交距离。倡导喜事缓办、丧事简办、宴会不办,减少公共区域活动,减少使用公共物品,避免参加聚集性活动。

下葬后要做七,一百天要叫饭,有钱人还要做道场

农村的丧葬习俗挺多也挺庞杂的,从人处于弥留之际到去世,甚至去世好几年,都有不少需要注意的习俗。

而今天依旧要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人去世且已经下葬后的一些祭祀习俗,包括做七、敬百日等习俗,感兴趣的可以接着往下看哦~~

做七仪式

做七也叫“做期”,是一种常见的民间习俗,我老家都还有这个习俗,也常听到村里的老人们说起。

做七要一直做满七七四十九天,才算圆满,也叫“七期”。

简单说就是从人去世的当天开始算,每7天为一期,一共七期,总共49天。

一般来说,一三五七比较隆重,农村的丧葬习俗大多更注重单日,所以第二四六三期农村基本上不怎么隆重地去祭祀,但也需要有。

之所以要做七,原因是农村的传统观念里觉得,人去世后的49天里,其实没有完全消失,还在游荡,逝者家属需要按时做七,提供足够多的纸钱,以便下去不被惩罚。

做七仪式也看各自习俗和经济条件,有钱人家在头七、三七、五七以及七七都会请专门的师傅来做道场,诵经为逝者超度,这个过程叫“应期”!

有的地方则叫“做坛场”,都是借此慰问逝者,也是对他们的一种思念。

而普通人家很少会找先生来做道场,而是有自己的一套做法。

头七的祭祀相对隆重,逝者的儿子要设立墓主烧纸钱,有条件的还需要找专门的师傅来诵经。

从头七开始,之后的六个七日子,中午10点都要在家里面的窗口或门口插三炷香。

二七也需要找师傅诵经,农村说是“还受生经”!

三七和四七被称为三七,是相对前两期来说更为简单的,需要外甥和侄子辈来做祭祀仪式。

五七很重要,从这开始,要举行断七仪式。

要在家里面的大门前或窗户前点根引路香,有的地方则称为引魂香,点香时门窗都要打开,当然,这是为屋子里的空气环境着想。

不仅如此,还要点一根白色蜡烛,桌面上放着遗像。

讲究的人家,还会要求每次参与祭祀的人数递增,比如头七参与的有四个人,那后面几期可以增加为5、6、7、8。

不仅如此,做七连祭祀的菜都要有不同,每个七用的菜要不一样,但必须是素菜。

而且五七的前一天晚上就要开始安排贡台,放好照片、一杯茶、苹果、橙子、香蕉各一个,还需要放三块糕点,点上白色蜡烛,烧香烧纸。

画个圈,在圈内烧依稀纸马、纸房子、纸车等,有的还需要烧点逝者以前穿过的衣服。

要保持香火不断,一直到五七当天早上11点,才能请走贡台和遗像。

接着放些饭碗,一般来说是五双筷子五个酒杯,里面要倒点酒,还要加七个菜,全鸡、全鸭、全猪蹄和鱼,还要有生豆腐、蛋饺、素菜。

到五七当天的13点就可以结束,这个过程叫断七。

而祭祀过的食物,不能直接就拿着吃,而是要拿回去,回锅才能吃。

在农村的祭祀里,祭祀过的食物都不能直接吃,而是要回锅加热,与其他菜搅拌一下才能吃。

农村觉得这是对逝者的尊重,不过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为了保证食物安全,给食物杀菌,以免吃了坏肚子~~

五七开始还要做“回煞”仪式,回煞也叫回魂,农村说这天逝者会回家一次。

为了迎接他的到来,家属需要准备些东西。

当天晚上要吃蒸馄饨,当地俗称“接眚馄饨”,还要给村里人送状元糕,也叫“接牌糕”。

有的地方改革,直接在逝者下葬后就送给悼念者们了。

这天还要在靠窗位置放一根竹子,在竹子上贴上纸钱,一张一张地贴,贴满为止。

家里是瓦房的话,就把竹子范大搁在瓦房上面,农村觉得逝者是从这些地方进来的。

接着还要准备一桌韭菜,8个座位,每个板凳上还要放一张纸钱。

不管听到什么声音,都不能说话。

这便是回煞仪式,而六七一般是逝者的女儿来做仪式,没有女儿的由侄女代劳。

七七还要进行一次断七仪式,还需要找师傅来诵经。

以上基本上就是做七的大概,有漏掉的大家也可以留言补充。

敬百日与叫饭习俗

做完七七是49天,人们大多也走出了失去亲人的痛苦中,可以先过一下正常的生活。

等到逝者去世满一百天,这又是一个非常注意的日子,需要进行“敬百日”/叫饭仪式。

这种习俗大多在汉族农村盛行,死者的子女需要在这天备好酒菜迎接逝者回家,孙子或其他亲戚还要去逝者坟上烧纸祭祀,具体为点蜡烛、上香、在目前摆贡果。

这个习俗有的地方叫敬百日,有的则称“叫饭”!

百日祭也是非常慎重的日子,只能提前,但绝不能延后。

之后还有去世三年的祭祀活动,也非常隆重。

满三年,才算彻底完成一场葬礼的祭祀。

虽说现在丧事简办,很多习俗也都被取消和淡忘,但不代表这些传统礼仪就给被遗弃。

这些丧葬习俗其实或多或少都传承孝道,弘扬中华礼仪,个人觉得还是值得被铭记。

当然,人去世了就真的走了,这些仪式其实就是一种人们对逝者的思念。

但不忘本,不忘记亲人的恩情,这份情值得我们为他们做这些送别仪式。